泸沽湖摩梭族手工艺品:非遗文化传承,值得入手的伴手礼

发布者: admin | 发布时间: 11-7 09:47| 查看数: 164| 评论数: 0 |查看更多

泸沽湖摩梭族手工艺品:非遗文化传承,值得入手的伴手礼
在泸沽湖逛草海的时候,偶然闯进一间挂着彩布的小院,摩梭阿姨正坐在织布机前 “咔哒” 劳作,彩色棉线在她手里穿梭成花,才发现这儿的手工艺品藏着比湖水还深的故事。不像那些景区流水线货,摩梭人的物件全是手工做的,每件都带着非遗的温度,选伴手礼选对了能回味好几年。
最让我着迷的是手工纺织披肩,后来才知道这手艺 2021 年就评上省级非遗了。阿姨说做一条得耗上大半个月,从山上采火草搓成纤维,再用植物染色,红的是茜草、蓝的是板蓝根,颜色饱和又自然。我摸了摸样品,比普通围巾厚实好多,边缘的流苏剪得整整齐齐,凑近还能闻到草木的清香。有款印着 “三鱼共目” 图腾的特别抢手,说是东巴经里的纹样,象征着母系家族的团圆,后来我后悔没多买两条,回来送朋友都抢着要。

再说说摩梭服饰,2014 年就进了四川非遗名录呢。传统的麻布上衣看着朴素,其实织起来特别费功夫,从纺麻线到缝花样,全是妇女们晚上就着月光做的。我在摩梭博物馆见过明清时候的老衣裳,用兽皮和羊毛做的,现在虽然改成棉麻面料了,但盘扣的样式、衣襟的刺绣还保留着老样子。有个摊主阿姨给我试穿了件短款外套,靛蓝色的底绣着格桑花,配牛仔裤居然意外好看,可惜当时嫌占行李位没买,现在想起来都可惜。
对了,非遗茶饼千万别错过!这是摩梭制茶技艺和医药结合的宝贝,原料都是泸沽湖周边的野生茶叶,要经过 11 道工序才能做好。老板说炒茶必须用柴火,还要反复晒焙好几次,不同的配比功效不一样,有的能解腻,有的能安神。我买了盒包装印着泸沽湖全景的,茶饼压得紧实,泡开后汤色清亮,回甘特别明显,后来办公室同事喝了都问我要链接。

买手工艺品可得找对地方,别在景区门口那些挂满 “低价特产” 的店买,十有八九是机器做的。最好去村里的非遗工坊,比如多舍非遗工坊就很靠谱,能亲眼看见阿姨们织布、制茶。我上次在瓦拉比村遇到阿七独支玛的纺织厂,她们家的围巾都绣着商标,还能扫二维码看制作过程,让人放心。记得砍价别太狠,这些手艺品都是织女们一针一线织出来的,一条围巾可能要换她们好几天的功夫。
还有个小插曲,我一开始误买了机器织的披肩,摸着手感硬邦邦的,颜色也发僵,后来找懂行的朋友看,说线头都是机器锁的,根本没有手工的毛边质感。后来换了真手工的才发现,差别真的太大了,手工的经纬线看着不那么规整,但摸起来特别柔软,戴久了也不会起球。
离开泸沽湖的时候,行李箱里塞满了披肩、茶饼,还有个绣着走婚桥图案的小挎包。这些物件不像别的纪念品,摆在家里能想起摩梭阿姨织布的身影,喝着茶能回味湖光山色。其实最好的伴手礼,不就是把这份非遗传承的温度带回家嘛?下次再去,我一定要跟阿七家族的织女们学两招简单的编织,亲手做件小物件才更有意义。



0 1

最新评论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查看更多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