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沽湖旅游 - 开启绝美湖光山色之旅
主页
免责声明
公益
驴友交流
登录
发布
更多
快捷导航
签到
每天签到送守护币
许愿
在线许愿墙
勋章
兑换守护者勋章
任务
做任务赚守护币
个人主页
记录-分享
泸沽湖文化体验:学织麻布 + 做酥油茶,深度融入摩梭生活 - 泸沽湖旅游分享 - 泸沽湖 让世界听到您的声音!
请
登录
后使用快捷导航
没有帐号?
泸沽湖
›
门户
›
泸沽湖文化体验:学织麻布 + 做酥油茶,深度融入摩梭生活
发布者:
admin
|
发布时间: 11-7 12:11
|
查看数: 11
|
评论数: 0
|
查看更多
泸沽湖文化体验:学织麻布 + 做酥油茶,深度融入摩梭生活
去泸沽湖别光傻看湖景,真要懂摩梭人的生活,得钻进祖母屋学两样手艺 —— 织麻布和打酥油茶。这俩活儿看着简单,上手才知道全是门道,我上次折腾大半天,虽说出了不少错,但捧着自己做的茶、摸着织坏的布,倒真像摸着了当地人的日子。
先说说织麻布,这可是摩梭女人的看家本事,冬春两季她们都忙着这事。我在草海深处的古村落找了位阿妈学,她先从阁楼上翻出个木纺轮,直径约莫 8 厘米,中间穿根带钩的竹竿,说这叫 “揪日”,是纺纱的关键家伙。原料是提前在湖里沤好的绿麻,天凉得沤半个月呢,剥皮洗净后理成细纤维,绕成一个个麻团。
阿妈手把手教我纺纱:先捻一小股麻纤维拴在纺杆上,再把纺轮垂下去顺时针转。可我手一松,纺轮 “啪嗒” 砸在地上,麻线全乱了。阿妈笑着捡起来说,她们小时候在田埂上休息都练这个,纺杆无钩的还得放石头坑里捻呢。好不容易纺出点线,又要学用 “克布的” 纺架加捻,那马蹄形木架转得我头晕,线要么太松要么断成一截截。
织的时候更热闹,那台简陋的纺车是丁字形底座,横木上立两根木柱,我摇着木柄,线老缠在纺锤上。阿妈说织好的麻布分等级,一年闲时能织 24 排好布,够做两条裙子,我这半天织的碎布,顶多能当个杯垫。她还讲了个老故事,以前摩梭姑娘的嫁妆里必须有自己织的麻布,布越密越受婆家待见,难怪她们手艺都这么好。
中午歇脚,就跟着阿妈学打酥油茶,这可是火塘边少不了的暖身物。原料得挑对,阿妈从罐子里舀出块金黄的酥油,说是高原牦牛奶提炼的,茶叶用的是滇红老树茶砖,奶是本地牧场的鲜奶,少一样都不对味。我照着她的样子,先把茶叶放进铜壶熬,结果火开太大,茶汤熬成了深褐色,苦得皱眉。
阿妈赶紧救场,说文火慢熬 5 分钟就行,等茶汤成琥珀色再倒奶。我按 1:3 的比例加了 70℃的鲜奶,又扔进一大块酥油,刚想搅拌就被拦住:“得用余温慢慢乳化,搅早了会腻。” 好不容易弄好,尝一口咸香醇厚,配着阿妈烤的荞麦粑粑正好。她还说冬天会加岩盐驱寒,夏天加蜂蜜消暑,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。
后来才知道,这两样手艺藏着摩梭人的生活哲学。织麻布的麻要经水沤火煮,就像女人持家要经事;酥油茶的茶、奶、酥油得比例刚好,正如一家人要和睦相处。下午在达祖村的手工坊里,看见不少游客和我一样织得歪歪扭扭,但每个人都捧着成品笑得开心,30 块钱的体验费,换来了比买纪念品更实在的回忆。
临走时阿妈塞给我一小罐她自己酿的酥油,说下次来教我用踞织机织毛布。坐在猪槽船上回头望,祖母屋的烟囱冒着烟,仿佛还能听见纺车转动的 “吱呀” 声。要是你去泸沽湖,别错过这些活儿,就算织坏布、煮苦茶,也能读懂摩梭人藏在烟火里的温柔。
0
1
最新评论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查看更多
发表回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
返回列表
个人中心
个人中心
登录或注册
提交按钮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