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沽湖小洛水村:原始摩梭村落,感受未被商业化的淳朴环湖路过小洛水村时,差点因为路牌不显眼错过。这地儿藏在泸沽湖北岸,是云南境内湖边最后一个村寨,村口就是川滇交界线 —— 石子路这边是云南,踩过去换成柏油路就到四川了,特有意思。跟热闹的大落水比,这儿安静得像没被打扰过,七八十户摩梭人家沿湖而居,杉树绕着村子长,走在路上都能闻见柴火和湖水的味道。 没游客抢的码头,猪槽船拍照不花钱村里的码头跟别处不一样,没有拉客的吆喝声,就几排彩色猪槽船拴在岸边,风吹得船绳晃悠悠响。本来想坐船游湖,问了下本地阿婆,说 100 块能划一小时,结果刚站上船摆姿势,阿婆笑着摆手:“拍嘛拍嘛,不要钱的。” 阳光正好的时候,船身的彩绘在水里映出影子,搭配湖边的玛尼堆,不用找角度都出片。 早上 8 点来码头最合适,摩梭大叔会划着船去湖里捞水草,船头站着几只水鸟。蹲在岸边拍他们远去的背影,水面泛着粼粼的光,连快门声都怕打破这份安静。不像里格码头,全是举着相机的游客,这儿半天都遇不到几个人,能安安稳稳看会儿湖水发呆。 钻进祖母房,听阿婆讲走婚的老故事随便逛到村里深处,看见挂着经幡的木楼就进去了,没想到是户摩梭人家的祖母房。守屋的阿婆没要钱,还拉着我坐火塘边,递来烤得喷香的土豆。房梁上挂着风干的腊肉和玉米,正中间的火塘永远烧着,阿婆说这是 “家族的根”,不能灭。 聊起走婚,阿婆指着窗外的杉树笑:“以前小伙子爬窗找阿夏,现在都骑摩托咯。” 她还说村里大多是母系家庭,舅舅在家地位最高,负责照顾姐妹的孩子。想拍火塘边的陶罐时,阿婆赶紧拦住:“这个不能拍,是祖母的嫁妆。” 才想起攻略里说的,拍祖母房得先问,还好没犯忌讳。 山腰观景台俯瞰全村,比收费点还出片别信那些说要去收费观景台的攻略!顺着环湖公路往村后山上走,十分钟就到个无名土坡,这里能把整个小洛水村看透 —— 村子像颗绿珠子嵌在湖边,碧蓝的湖水一直连到格姆女神山脚下,情人树在湖边歪着腰,比里格观景台的视角还全。 我在这儿待了半小时,就碰到两个写生的画家。他们说这儿下午 4 点光线最好,能拍出村子的层次感。风吹过经幡哗啦响,远处湖面有猪槽船划过,随手拍张照都像水墨画。下山时还看见大悲海螺经堂,藏在杉树林里,没游客打扰,只有转经的老人慢慢走过。 住这儿的话一定要选湖景客栈,我住的 “桃之夭夭” 就在湖边,晚上躺在院子里能看见银河,比城里清晰多了。不过有个坑得说,杨二车娜姆阿妈家别去,30 块门票进去就几间旧屋子,根本不值。吃饭直接找村民家,15 块一碗的酥油茶配粑粑,比景区餐馆实在多了。 在小洛水待了两天,没碰到推销银饰的,没人拉着去家访购物,只有摩梭人笑着打招呼,路过时塞来一把刚摘的李子。这儿的淳朴不是装出来的,是清晨码头的雾气、火塘边的暖意,是不用排队抢机位的安静。要是想真的懂泸沽湖,别扎在网红点,来这小村子待上一天,才算没白来。 |